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谷疸丸

谷疸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谷疸丸

药方名称谷疸丸

处方苦参90克(锉)龙胆30克(去芦头)牛胆1枚(干者)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谷疸。食毕即头眩,心中佛郁不安而发黄。

用法用量每次以生麦门冬汁送下10丸。日三四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订严氏济生方》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谷疸丸

药方名称谷疸丸

别名苦参丸(《世医得效方》卷三)。

处方苦参90克龙胆草30克栀子(去皮,炒)15克人参23克

制法上为末,以猪胆汁入熟蜜少许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胃蓄瘀热,食谷不消,致生谷疸,大小便不利,胀满不下食,亦治因劳发热,热郁发黄。

用法用量大麦煮饮送下50丸,日服三次。不知,稍加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济生》卷四:谷疸丸

药方名称谷疸丸

处方苦参3两,龙胆1两,牛胆1枚。

制法上为细末,用牛胆汁少许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谷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用热水或生姜甘草煎汤送下。

摘录《济生》卷四

《三因》卷十:谷疸丸

药方名称谷疸丸

别名苦参

处方苦参3两,龙胆草1两,栀子(去皮,炒)半两,人参3分。

制法上为末,以猪胆汁入熟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谷疸,胃蓄瘀热,气浊,食谷不消,大小便不利,胀满不下食,趺阳脉紧而数。亦治因劳发热,热郁发黄者。

用法用量苦参丸(《得效》卷三)。

摘录《三因》卷十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谷疸丸

药方名称谷疸丸

处方苦参3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牛胆1个,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谷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白水或生姜汤送下。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

猜你喜欢

  • 伐阴汤

    药方名称伐阴汤处方缩砂7.5克 桂7.5克生姜15克甘草9克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功能主治解菌蕈毒。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四引《吴氏集验方》

  • 新清宁片

    药方名称新清宁片来源为熟大黄经加工制成的片。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味微苦、涩。炮制取熟大黄粉碎成细粉,测定其总蒽醌衍生物含量合格后,加70%~90%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60℃烘干,加

  • 小儿一捻金

    药方名称小儿一捻金处方生大黄槟榔黑丑 白丑各30克朱砂台参各15克 赤金10张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合匀装瓶,净装0.3克,蜡封。功能主治治停乳呕吐,痰涎壅盛。用法用量一岁以下每服0.15克(半瓶),一岁

  • 敛汗丸

    《石室秘录》卷二:敛汗丸药方名称敛汗丸处方玄参1斤,麦冬1斤,天冬1斤,生地1斤,北五味4两,酸枣仁半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每饭之时,头汗如雨落者,此胃火旺,而非肾火余也。用法用量每日1两

  • 温金散

    药方名称温金散处方甘草(生用)黄芩桑白皮防风(去叉)杏仁(去皮、尖)各30克(米泔浸一宿取出,握干,略炒)麦门冬7.5克(去心)茯神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治积劳咳嗽,气喘胸闷,痰中有血

  • 离珠丹

    药方名称离珠丹别名神珠丹、神珠处方杜仲3两(去丝),萆薢2两,诃子5个,龙骨1两,破故纸(炒)3两,朱砂1钱半(研),胡桃120个(去隔皮),缩砂仁半两,巴戟(酒浸,去心)2两。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

  • 托里益气汤

    药方名称托里益气汤处方白术6克人参茯苓贝母陈皮香附白芍当归熟地各3克桔梗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治痈肿发硬,肉色不变,或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用法用量水煎服。口干,加五味子、麦门冬l寒热往来,加柴胡、地

  • 加减追疟饮

    药方名称加减追疟饮处方生首乌4钱,当归2钱,生白芍3钱,清炙草5分,青蒿脑钱半,生鳖甲5钱,银胡钱半,地骨皮6钱,醋炒青皮8分。功能主治肝阴虚疟。疟发间日,日暮时寒轻热重,发于申酉时者,每至寅卯时微汗

  • 荡涎散

    药方名称荡涎散处方粉霜1钱,腻粉2匣,芫花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始因壮热不除,被汤丸下后,其项强眼翻,弄舌搐弱,如发痫状,久则哽气,啼声不出,医以为惊风,屡服朱砂、水银、牛黄、汞粉、巴

  • 葱汤丸

    《幼幼新书》卷八引《吉氏家传》:葱汤丸药方名称葱汤丸处方南星末2钱匕,白附子末2钱匕,滑石末2钱匕,朱砂末2钱匕,全蝎10个,轻粉1钱匕,麝香少许,粉霜半钱匕,巴豆14个(去皮心膜,出油)。制法上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