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避瘟丹

避瘟丹

《医方易简》卷四:避瘟丹

药方名称避瘟丹

处方乳香苍术细辛甘松川芎降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枣肉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预防瘟疫。

用法用量遇瘟疫大作之时,家中各处焚之。

摘录《医方易简》卷四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避瘟丹

药方名称避瘟丹

处方甘草苍术细辛乳香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加红枣肉250克,为圆饼,如桂元大。

功能主治避瘟。

用法用量放炭火上取烟熏之,可保三日无灾,一家免难。入夏加干石膏30克,入冬加朱砂1.5克,春、秋不加。

备注方中细辛乳香皆富含挥发油,具有解毒消肿镇静之功;配生甘草解毒,苍术除湿。放置炭火上取烟熏之,则瘟疫邪毒可避。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医方易简》卷四:避瘟丹

药方名称避瘟丹

处方紫苏2两,香附4两(童便、醋、盐水、酒四制),苍术2两(土炒),麦冬1两(去心),木香1两(忌火),白扁豆2两(炒黄色),雄黄5钱(研末),薄荷2两,管仲8两(洗净煎膏),连翘2两,山楂肉3两(炒黑),广藿香叶1两(晒燥,研),降香末3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生姜1斤捣汁拌入药内,再炼蜜为丸,朱砂飞净为衣,每丸重2钱。

功能主治一切时证伤寒,四时瘟疫疟痢。

用法用量时证伤寒,山楂薄荷汤送下;疟疾,柴胡陈皮汤送下;痢疾赤者,当归汤送下,白者淡姜汤送下。小儿、孕妇服半丸。

注意忌生冷鱼腥油腻煎炒。

摘录《医方易简》卷四

奇方类编》卷下:避瘟丹

药方名称避瘟丹

处方乳香1两,苍术1两,细辛1两,甘松1两,川芎1两,真降香1两。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瘟疫不能传染。主

用法用量烧之。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避瘟丹

药方名称避瘟丹

处方甘草1两,南苍术1两,北细辛1两,黄乳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加红枣肉半斤为园饼,如桂圆大。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镇静。主瘟疫邪毒。

用法用量放炭火上取烟熏之,可保3日无灾,一家免难。入夏加干石膏1两,入冬加朱砂5分,春、秋不加。

各家论述细辛乳香皆富含挥发油,具有解毒消肿镇静之功,此药熏烟,配上生甘草解毒,苍术除湿,则瘟疫邪毒可止。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泻疫新论》卷下:避瘟丹

药方名称避瘟丹

处方乳香苍术细辛甘松、云香。

制法枣肉或糊为丸,如豆大。

功能主治避瘟及一切秽恶邪气。主

用法用量每用1丸焚之,良久,又焚1丸,略有香气即妙。

摘录《泻疫新论》卷下

《济阳纲目》卷七:避瘟丹

药方名称避瘟丹

处方苍术1斤,台乌半斤,白术半斤,黄连半斤,羌活半斤,川乌4两,草乌4两,细辛4两,紫草4两,防风4两,独活4两,藁本4两,白芷4两,香附4两,当归4两,荆芥4两,天麻4两,官桂4两,甘松4两,三奈4两,干姜4两,麻黄4两,芍药4两,牙皂4两,甘草4两,麝香3分。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除瘟疫,并散邪气。凡宫舍久无人到,积湿容易侵入,预制此烧之,可远此害。主

用法用量每丸烧之。

注意权宜于暑月。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

《泻疫新论》卷下:避瘟丹

药方名称避瘟丹

处方乳香苍术细辛、生甘草川芎降香白檀

制法枣肉或糊为丸,如豆大。

功能主治避瘟及一切秽恶邪气。主

用法用量每用1丸焚之,良久,又焚1丸,略有香气即妙。

摘录《泻疫新论》卷下

猜你喜欢

  • 茯苓四逆加石脂汤

    药方名称茯苓四逆加石脂汤处方人参3钱,甘草2钱,干姜3钱,茯苓3钱,附子3钱,石脂3钱(生研)。功能主治寒疫太阴泄利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摘粹》

  • 楮实丸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楮实丸药方名称楮实丸处方楮实300克(水淘去浮者,微炒,捣如泥)牛膝250克(去苗)干姜90克(炮裂,锉)桂心150克附子60克(炮裂,去皮、脐)石斛60克(去根,锉)巴戟60

  • 大复苏饮

    药方名称大复苏饮处方白僵蚕3钱,蝉蜕10个,当归3钱,生地2钱,人参1钱,茯苓1钱,麦冬1钱,天麻1钱,犀角(磨汁,入汤和服)1钱,丹皮1钱,栀子(炒黑)1钱,黄连(酒炒)1钱,黄芩(酒炒)1钱,知母

  • 河车地黄丸

    药方名称河车地黄丸别名河车六味丸处方怀生地(先将酒洗令净,再入酒拌匀,粗碗盛,坐放砂锅内,重汤蒸半日,取出加酒,再蒸至极黑为度,再入生姜汁拌匀,慢火焙干)8两,山茱萸(酒蒸,去核取肉)4两,怀山药4两

  • 断血汤

    药方名称断血汤处方黄耆1两,当归5钱,三七根末3钱,茯苓3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补气止血。主气虚血壅,小便流赤浊,似血非血,似溺非溺,溺管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用黄耆以补气,用当归以补血。

  • 解结舒气汤

    药方名称解结舒气汤处方白芍1两,当归1两,炒枣仁1两,郁李仁3钱。功能主治补肝胆之血,解肝胆气结。主惊悸之后,肝胆气结,致目张不能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卷上:大黄附子汤药方名称大黄附子汤处方大黄6克附子9克(炮)细辛3克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通便止痛。主寒邪与积滞互结肠道,胁下或腰胯偏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紧弦。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50

  • 桂香膏

    药方名称桂香膏处方桂(去粗皮)半两,牡蛎(烧)半两,蛇床子(炒)半两,细辛(去土)1钱半,零陵香1钱半,胡椒49粒,麝香(另研)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阳痿。用法用量临时每用1钱,津唾调涂上。摘录

  • 安宫牛黄丸

    《中国药典》:安宫牛黄丸药方名称安宫牛黄丸处方牛黄100g水牛角浓缩粉200g麝香25g珍珠50g朱砂100g雄黄100g黄连100g黄芩100g栀子100g郁金100g冰片25g性状为黄橙色至红褐色

  • 老子乳丹

    药方名称老子乳丹别名太乙神丹处方蜜3升,新生儿乳3升。制法上合煎1-2沸,以不津器盛之。功能主治补益。主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服1中盏。摘录《圣惠》卷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