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水膏

金水膏

《活人方》卷二:金水膏

药方名称金水膏

处方天门冬6两,紫菀茸6两,葳蕤6两(炒),怀生地12两,麦冬肉8两,白芍4两(炒),百合4两,款冬花4两,知母2两(炒),山药2两(略炒),陈皮2两,川贝母2两(另研细未听用),茜草2两。

制法如法熬膏,炼蜜收,冷后调入贝末。

功能主治清痰治嗽,和伤止血,滋肺滋金,培金水之化源。主虚痨烦咳,肺痿痰红。

用法用量噙化口中,不拘时候,听其自然,临睡及睡醒时服妙。

摘录《活人方》卷二

《活人方》卷一:金水膏

药方名称金水膏

处方天门冬3两,麦门冬4两,款冬花2两,紫菀茸3两,炒白芍2两,炒知母1两,制首乌6两,百合2两,陈皮1两(盐水炒),细川贝1两(另研细未听用),茯苓2两,白蒺藜1两(去刺),地榆1两,金石斛3两。

制法先将金石斛及门冬等熬将好,去滓净,再入贝末,炼蜜收冷。

功能主治里热湿郁不清,咳嗽咽干,喉哑声嘶者。

用法用量噙化口中,不拘时候。

摘录《活人方》卷一

《百一》卷九:金水膏

药方名称金水膏

处方乳香(研)半字,硇砂(研)半字,白矾(飞过,研)半字,当归半钱,黄连1钱(去须),白沙蜜4两,青盐(透明者,研)1字,麝香(研)1字。

制法上药除蜜外,先研令极细,却同蜜一处拌匀,入新竹筒内,用油纸数量,以线紧扎,勿令水入,于净锅内,用水煮,自早至午,水干则添,取出倾药,以绵绢滤去滓,入净器中,埋地上1宿。

功能主治两目厚翳。

用法用量取出点之。点毕以温水洗眼,翳薄者点3-5次。点药箸用金为之最妙,多点则取效尤速。

摘录《百一》卷九

猜你喜欢

  • 柴胡牡蛎汤

    余国俊方:柴胡牡蛎汤药方名称柴胡牡蛎汤处方柴胡10克,龙胆草6克,生牡蛎15克。功能主治疏肝达郁,清降胆火。主肝胆郁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余国俊方《医学摘粹》:柴胡牡蛎汤药方名称

  • 濡咽煎

    药方名称濡咽煎处方甘草3两,酥1升,蜜1升。制法上药纳蜜中,煎如薄膏。功能主治渴,口舌燥涩。用法用量含咽之。摘录《鸡峰》卷十九

  • 葱豆酒

    药方名称葱豆酒处方赤小豆3合(微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热淋,血淋。用法用量捣连根葱白2根,热酒调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寒水石粥

    药方名称寒水石粥处方寒水石2两(捣碎),粳米2合,牛蒡根4两(切)。功能主治心下烦热多渴,恍惚。用法用量上以水4大盏,煎至2盏半,去滓,下米煮粥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 定吐紫金核

    药方名称定吐紫金核处方半夏(汤洗7次,姜制)2钱半,人参2钱半,白术2钱半,木香2钱半,丁香2钱半,藿香2钱半。制法上为极细末,稀面糊为丸,如李核大,后用沉香1钱(为末),朱砂1钱(水飞),同研匀为衣

  • 葛根汤

    《伤寒论》:葛根汤药方名称葛根汤处方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发汗解毒,升津舒筋。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

  • 泻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泻心汤药方名称泻心汤处方大黄、当归、芍药、荆芥、麻黄、甘草,各一钱半。白术,三钱半。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一钟,去滓,不

  • 安睡丹

    药方名称安睡丹处方白芍5钱,生地5钱,当归5钱,甘草1钱,熟地1两,山茱萸2钱,枸杞2钱,甘菊花3钱。功能主治补肝血,益肾水。主肝气太燥,忧愁之后,终日困倦,至夜而双目不闭,欲求一闭目而不得。用法用量

  • 黄胖散

    药方名称黄胖散处方铁粉6分,姜3分,桂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黄胖病。用法用量每服4-5钱。摘录《经验良方》

  • 加味虎潜丸

    《张氏医通》卷十六:加味虎潜丸药方名称加味虎潜丸处方虎潜丸去知母,加人参2两,黄耆2两,山药2两,枸杞2两,五味子1两。功能主治痿濡而厥。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医学六要》卷二:加味虎潜丸药方名称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