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除湿丹

除湿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泽泻赤芍药、葶苈乳香没药,各一两。牵牛(五钱),大戟(炒.三两)、陈皮(去白.四两)。

炮制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拘急,津液凝涩,便溺不利,目赤瘾疹,疥癣走注,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五六十丸,渐加八九十丸,食前温白汤送下。

注意服药后忌酒湿面二三日。

备注一方有泽泻陈皮各一两,无葶苈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宜明论方》卷七: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泽泻葶苈各60克乳香没药各30克(别研)黑牵牛15克大戟60克(炒)陈皮120克(去白)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水活血,行气消肿。主湿邪客于肌肤筋脉,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紧急,二便不利;兼治瘾疹、疽痈、发背、疥癣、脚气、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50~8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并食温粥以助药力。

注意服药前后,忌酒一日。药后忌湿面。

摘录《宜明论方》卷七

《宣明论》卷七: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槟榔2两,甘遂2两,威灵仙2两,赤芍药2两,泽泻2两,葶苈2两,乳香1两,没药1两(另研),黑牵牛半两,大戟2两(炒),陈皮4两(去白)。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紧急,津液凝涩,便溺不利,赤瘾疹,疽痈发背,疥癣走注,脚气,疮疖。妇人腰胯疼痛、两脚麻木,恶寒喜暖者。闪脑膝踝足腕大痛及枚疮落马,坠堕打扑等。

用法用量普济方》引《经验良方》有青皮,无葶苈

注意服药前后,忌酒1日,药后亦忌湿面。食温粥补暖;中病即止,虚弱者当慎。

摘录《宣明论》卷七

《准绳·类方》卷二: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神佑丸加乳香没药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考原书此处神佑丸指三花神佑丸,即大戟甘遂芫花、牵牛、大黄轻粉

摘录《准绳·类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巴油膏

    药方名称巴油膏处方巴豆(去壳,炒焦,研如膏),香油少许。功能主治解一切疮毒,腐化瘀肉,推陈致新,亦可收敛。主用法用量共研匀。点些少于肿处。摘录《简明医彀》卷八

  • 冰糖天烛子

    药方名称冰糖天烛子处方南天烛子10~15克冰糖15克制法南天烛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晒干后备用。每日取南天烛子10~15克,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汤,待煎沸5~7分钟后,加入冰糖15克

  • 生津健脾二至丸

    药方名称生津健脾二至丸拼音Shēng Jīn Jiàn Pí èr Zhì Wán处方当归身(去芦,酒浸洗)1两5钱,川芎1两,白芍药(酒浸洗,晒干)2两,熟地黄(肥壮沉实者,酒浸,晒干)2两,人参(

  • 伤丸

    药方名称伤丸处方淮牛膝30克 参三七9克当归30克 落得打30克杜仲30克骨碎补30克 山羊血6克白及15克自然铜6克儿茶3克甜瓜子60克红花15克厚朴9克乳香9克木瓜15克 川续断60克肉桂6克朱砂

  • 白瓜丸

    药方名称白瓜丸处方白瓜子仁3两,陈橘皮3分,白芷1两,藁本1两,远志1两,杜衡1两,车前子1两,当归1两,云母粉1两,白石脂1两,天门冬半两,细辛半两,柏子仁半两,栝楼根半两,黄丹半两。制法上为末,炼

  • 荆防渗湿散

    药方名称荆防渗湿散处方人参、荆芥、防风、白芷、云茯苓、漂术、苍术(制过)、甘草。功能主治痘疹溃烂不靥。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草豆蔻丸

    《内外伤辨》卷下:草豆蔻丸药方名称草豆蔻丸处方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取仁)枳实(麸炒黄色)白术各30克大麦蘖(面炒黄色)半夏(汤洗七次,日干)黄芩(刮去皮,生)神曲(炒黄色)各15克 干生姜橘皮青皮各6

  • 苓蔻人参汤

    药方名称苓蔻人参汤处方人参2钱,甘草2钱,白术3钱,干姜3钱,茯苓3钱,肉蔻1钱(煨,炒),桂枝3钱。功能主治泄利。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大便寒滑不收,小便热涩不利,加石脂以固大肠,粳米以通水道。

  • 分利顺元散

    药方名称分利顺元散处方川乌1两,附子1两,南星2两,木香5钱(别锉,临时入)。制法上除木香不见火外,3味各将一半去皮生用,一半炮熟,合和,(口父)咀。功能主治体虚之人患疟,寒多,不可用截药者。用法用量

  • 活血饮

    药方名称活血饮处方滑石1钱5分,桃仁1钱,红花5分,桔梗5分,粉草4分,瓜蒌2钱,丹皮8分,茜草8分,贝母8分,柴胡5分,香附曲5分。功能主治怒气积血在胸胁,咳嗽年久不愈,每咳则隐隐而痛。用法用量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