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骨补丸

骨补丸

药方名称骨补丸

处方狗脊骨1条(两头去两节,截为5段,取硇砂1两,研细,以浆水1升调搅,令消化作水,下脊骨,在汁中浸3宿后用炭火炙干,以汁刷之,汁尽为末),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蛇床子(炒)半两,牛膝(酒浸,焙干)半两,鹿茸1只(酥炙),阳起石(火煅,研为粉)半两,五味子半两,胡椒半两。

制法上药为末,和前狗脊骨末,用枣肉5两,酥1两,相和为丸,如小豆大,晒干。

功能主治驻颜悦色,暖精固精,壮筋力。主下元伤惫。

用法用量每日盐汤下10丸。服1月,其精温暖;2月,精结实;3月精秘不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猜你喜欢

  • 香苏葱豉汤

    药方名称香苏葱豉汤处方制香附4.5~6克 新会皮4.5~6克 鲜葱白2~3枚紫苏4.5~9克 清炙草2~2.5克 淡香豉9~12克功能主治理气发汗。治妊娠伤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脉浮。用法用量水

  • 狗脊饮

    药方名称狗脊饮处方金毛狗脊1钱,川牛膝1钱,海风藤1钱,宣木瓜1钱,桑树枝1钱,松树节1钱,续断1钱,杜仲1钱,秦艽1钱,桂技(上身不用,要用下身)1钱,熟地1钱,大归身2两,虎骨胶2两(此味不用亦可

  • 抵圣碧霞丹

    药方名称抵圣碧霞丹处方茴香(炒)、川楝子(去皮核)、全蝎(糯米炒,去足梢刺)、北亭(去石)、铜绿(研)、阿魏(研)、青皮、硫黄、延胡索、葫芦巴(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煨葱研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男

  • 化痰桔梗丸

    药方名称化痰桔梗丸处方桔梗2两,半夏(净洗去滑)4两,茯苓4两,干姜半两。制法上为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主用法用量每服15或20丸,饮送下。摘录《元和纪用经》

  • 柴芩承气汤

    药方名称柴芩承气汤处方金银藤30g,蒲公英30g,柴胡15g,黄芩15g,青香藤10g,金铃子10g,陈皮10g,大黄10g,芒消10g(冲服)。功能主治清肝解郁,通腑行气。主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用法用

  • 蜡矾丸

    《活人心统》卷一:蜡矾丸药方名称蜡矾丸处方南星1两,大半夏1两,明矾1两2分(半熟半生)。制法上为末,好黄蜡2两化开候温,入前未搅匀,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年风痰咳嗽。用法用量每服15丸,卧时好酒送

  • 诃子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诃子散药方名称诃子散处方诃子(炮,去核)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干姜(炮)草果(去皮)陈皮良姜(炒)茯苓神曲(炒)麦芽(炒)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心脾冷痛不可忍,及

  • 加味香附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附丸处方香附1斤(4两老酒浸两宿,炒,捣碎,再焙干,磨为末;4两米醋浸同上;4两童便浸同上;4两用山栀4两煎浓汁,去渣,入香附浸同上),泽兰(净叶)6两(酒洗),海螵蛸6两(捣稍碎,炒)

  • 恒山甘草汤

    《肘后方》卷三:恒山甘草汤药方名称恒山甘草汤处方常山9克甘草4.5克制法上药二味,叹咀。功能主治治疟疾。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加酒适量,煎至200毫升,疟发前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备急千

  • 洪宝丹

    《仙传外科集验方》:洪宝丹药方名称洪宝丹别名破血丹(《仙传外科集验方》)、抑阳散(《保婴撮要》卷十五)、洪宝膏(《寿世保元》卷九)处方天花粉90克姜黄30克白芷30克赤芍药60克制法上药四味,共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