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药散

黄药散

《圣惠》卷十:黄药散

药方名称黄药散

处方黄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槟榔半两,郁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川朴消1两,紫菀1两(洗,去苗土)。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发热,面目赤黄,烦躁欲走,如见鬼神,谵语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鸡子清调下;蜜水调下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方出《圣惠》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一三四:黄药散

药方名称黄药散

处方黄药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伤寒鼻衄,可及一斛已来,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新吸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一三四

《圣惠》卷三十三:黄药散

药方名称黄药散

别名黄药膏

处方黄药1两,木香1两,川大黄3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斑豆疮入眼。

用法用量黄药膏(《圣济总录》卷一一○)。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吉氏家传》:黄药散

药方名称黄药散

处方黄药。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井水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吉氏家传》

《片玉心书》卷五:黄药散

药方名称黄药散

别名黄柏

处方黄柏、白枯矾、海螵蛸滑石龙骨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耳珠前后生疮,浸淫不愈者。

用法用量黄柏散(《幼幼集成》卷四)。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普济方》卷一八九引《肘后方》:黄药散

药方名称黄药散

处方黄药子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煎阿胶汤调下,良久以新汲水调生面1匙投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九引《肘后方》

猜你喜欢

  • 肾气丸

    药方名称肾气丸别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附方)、《金匮》肾气丸(《内科摘要》卷下)、桂附八味丸(《医方集解))、桂附地黄丸(《医宗金鉴》卷四十三)。处方干

  • 催蛰丹

    药方名称催蛰丹处方虎牙1枚,人牙1枚(酥炙)。制法上研细。功能主治小儿痘逾八九朝,脓浆虽不充裕,突然寒战咬牙。用法用量和人参、丁香末,乳酒和服。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 阿魏通经丸

    药方名称阿魏通经丸处方铁粉10钱,阿魏3钱,芦荟3钱,没药3钱。制法上为末,取二厘为一丸。功能主治子宫冲逆,因经闭者。用法用量每服15丸,1日数次。摘录《经验良方》

  • 加味益心汤

    药方名称加味益心汤处方法半夏2钱,茯苓2钱,化橘红1钱半,炙甘草5分,炒枣仁3钱,远志1钱,石菖蒲8分,党参1钱半,枳实8分,松节3钱。功能主治补益心气,温脾理痰。主心气不足,兼有脾湿而致心悸(房颤)

  • 闭精散

    药方名称闭精散处方黄耆1钱,远志1钱,人参1钱,当归1钱,泽泻7分,白芍药7分,甘草(炙)7分,龙骨7分。功能主治小腹急痛,便溺失精,溲出白液。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温服。摘录《杏苑》卷七

  • 赤地利丸

    药方名称赤地利丸处方赤地利2两,阿胶2两(炙令燥),赤石脂2两,当归1两半(切,焙),干姜(炮)1两半,地榆1两(炙,锉),茜根1两,木香半两,黄连(去须,炒)3两。制法上为末,以米醋2升,入药末1两

  • 疮药如神膏

    药方名称疮药如神膏处方黄芩、黄柏、黄连、当归须、川芎、白芷、玄参、僵蚕、防风、斑蝥10枚,全蝎10枚,紫草、荆芥、蛇床子、花椒、槟榔、巴豆10粒。制法上(口父)咀,入香油半碗浸药,春、秋5日,夏3冬7

  • 茶积丸

    药方名称茶积丸处方陈仓米半升(巴豆7粒,去壳,同炒赤色,去巴豆),青皮2两,陈皮2两。制法上为末,醋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茶积,饮食减少,面黄腹痛。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淡姜汤送下。摘录《赤水玄珠

  • 山甲内消散

    药方名称山甲内消散处方当归梢甘草节大黄各9克穿山甲(炒)3大片僵蚕黑牵牛各3克 土木鳖3个功能主治治鱼口、便毒、骑马痈、横痃等症初起未成脓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250毫升,煎取400毫升,空腹时服

  • 百一快斑汤

    药方名称百一快斑汤处方羌活、防风、荆芥、升麻、桔梗、牛子、连翘、干葛、甘草、虫退。功能主治痘毒壅不起。用法用量笋尖汤引。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