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归脾丸

黑归脾丸

《中国医学大辞典》:黑归脾丸

药方名称黑归脾丸

处方党参60克白术60克茯苓60克甘草15克黄耆60克当归60克 熟地120克远志30克 枣仁60克 广木香15克龙眼肉60克 枣子60克生姜60克

制法上药先将熟地、龙眼肉、枣子三味,共同捣烂(枣子捣烂后去皮、核),然后与诸药打和晒干,研末。再用生姜煎汤泛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养心宁神。治心脾不足,气血两虚,怔忡健忘,食少体倦,四肢乏力,肠红崩漏。

用法用量每次6克,每日二次,用温开水吞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脾气强则生化有源,血可统摄;茯苓远志、枣仁、龙眼肉、当归养血补心安神,心气壮则神自宁;木香理气醒脾,使诸补药补而不滞;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复加热地黄益肾补血,并助当归补养心血。诸药合用,共奏补脾益肾,养心安神之功。

按:本方用量、用法及主治据《中药成方配本》补。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饲鹤亭集方》:黑归脾丸

药方名称黑归脾丸

处方熟地4两,人参2两,冬术2两,茯神2两,枣仁2两,远志2两,黄耆1两5钱,当归1两,木香5钱,炙草5钱,桂元1两,生姜1两,大枣50枚。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养心宁神。主心肾不交,劳伤过度,精血虚损,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倦,食少不眠,肠红痔血,三阴亏损,疟疾不愈,及妇人带下。

用法用量《中药成方配本》:将熟地、龙眼肉、枣子同坞烂,枣子坞烂后去皮核,与诸药打和晒干研末,用生姜煎汤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十五两。每日二次,每次二钱,开水吞服。

摘录《饲鹤亭集方》

猜你喜欢

  • 化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化虫丸药方名称化虫丸处方胡粉(炒)1.5千克鹤虱(去土)1.5千克槟榔苦楝根(去浮皮)各1.5千克白矾(枯)375克制法上药为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杀肠中诸虫。治

  • 足精丸

    药方名称足精丸处方好熟干地黄(须是蒸9遍,用酒制造者)半两,当归(去苗)半两,白芍药半两,人参半两,山药半两,茄茸(酥炙,去皮)7钱,五味子6钱,川椒(去目)1钱半,青木香3钱,独活3钱,甘菊3钱,白

  • 丁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散药方名称丁香散处方人参半两,丁香、藿香叶,各一分。炮制上件同杵,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胃虚气逆,呕吐不定,精神羸困,霍乱不安。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五、七沸

  • 瑞金散

    药方名称瑞金散处方片子姜黄120克牡丹皮莪茂红花当归赤芍药川芎桂心延胡索各4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温经活血。治妇人血气撮痛,经前呕吐,疼痛,及月经不通。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酒25毫升,

  • 降痰除积汤

    药方名称降痰除积汤处方茯神1钱半,半夏1钱半,胆星1钱半,陈皮1钱半,槟榔1钱半,枣仁1钱半,厚朴1钱半,阿魏1钱半,菖蒲1钱,元参1钱,知母2钱,甘草8分,真牛黄3分(擂碎兑服)。功能主治酒伤肾,发

  • 苍术香附丸

    药方名称苍术香附丸处方苍术2两,三棱2两,神曲2两,姜厚朴2两,生地2两,莪术2两,当归2两,香附2两,明矾半斤(麸炒黑)。功能主治经壅,身体发虚,四肢无力,潮热骨痛,内有气块。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 痰郁汤

    药方名称痰郁汤处方苏子半夏前胡炙草当归陈皮沉香栝楼净仁胆星枳实香附浮石功能主治涤痰解郁,止咳平喘。治痰气郁结,动则喘满或嗽,寸脉沉而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气虚,加黄耆;寒冷,加肉桂。摘录《杂病源流犀烛

  • 葫芦散

    《绛囊撮要》:葫芦散药方名称葫芦散处方切颈葫芦(连子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腹胀,黄肿。用法用量每服1个,食前温酒送下,或白汤下。10余日见效。摘录《绛囊撮要》《鸡峰》卷十九:葫芦散药方名称葫芦

  • 麻黄丸

    《医心方》卷十三引《效验方》:麻黄丸药方名称麻黄丸处方麻黄根2分,石膏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人汗劳不止。用法用量大人服如小豆3丸,每日3次,小儿以意增损。摘录《医心方》卷十三引《效验方》

  • 莨菪煎

    药方名称莨菪煎处方莨菪实1升(晒干,捣筛),生姜半斤(取汁)。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用法用量二物相合,于银锅中更以无灰酒2升投之,上火煎如稠饧,即旋投酒,度用酒可及5升即止,慢火煎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